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资讯】紫金人类学书系·出版

2016-07-10 人类学乾坤 人类学乾坤

紫金人类学书系



本书系缘起于出版人李学军先生与我的一次邮件联系。李先生在邮件中表达,他所供职的知识产权出版社非常期待多出版人类学方面的著述。他的盛情相邀使我考虑:何不借此机会出版学生们的研究成果呢?于是,就有了紫金人类学书系的构想。之所以用名“紫金”有两个意思。其一,我所供职的南京大学坐落于紫金山麓,紫金于是经常成为学校的象征。其二,我在国外的母校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以紫金为主色调。紫金是学校运动队战袍的颜色。所以,前者表明了这套书系的作者们与南京大学的关系——供职、同事、师生、校友;后者表明了师承上的关系。目前为止,南京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唯有我一人为博士生导师,所以在第二位博导所带学生的成果出现之前,我会乐于强调这样的师承。同时,我还必须说明,一所大学所培养的博士成色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并非取决于教授们的言传身教或者耳提面命,而是取决于所处的氛围。一所好的大学一定有着良好的交流与讨论的传统。与国内其他大学相比,南京大学相对说来更为自由的学风和教师们的敬业精神,对于我们的同学们有很大的影响。这样的氛围熏陶了我们的学生。

……

全球化的时代是一个带来希望的时代,也是一个产生问题的时代。人类学研究在这个时代里,有了许多新的刺激和议题。正因为这个时代是一个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具流动性的时代,人类学的议题和关注也就必然不再以那种预设为停滞不变的社区或者文化为对象,因为在事实上那样的社区已经不复存在。即便我们到一个偏远的地方从事实地研究,我们关心的依然是它的变动与流动。民族志研究上体现出来的对人类社会与文化的流动与静止的预设,固然可以反映人类学学者的局限与认识的发展,但在当今这样的时代,你要不感受到“流动”还真不行。因此,今天的人类学也就对我们有了一些新的要求:我们都应当直面当下。在一个问题全球化的时代从事人类学研究,就应该有所担当(engaged)。我们除了深化学理性的认识之外,还应当对“现状”提出自己的质疑与挑战。令人兴奋的是,南京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的博士研究生们都在研究中寻找真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与回答。

这一书系里的民族志作品,从选题到田野地点的选择都是同学们自己进行的。作为指导教授,我只能就他们的研究打打边鼓,或者与他们聊聊天谈谈研究方面的问题以为“启发”。整体研究工作都是同学们自己完成的。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社会学院和研究所的其他老师们也都起了重要的作用。他们传道授业的教泽令同学们受益匪浅。我的母校华盛顿大学的郝瑞(Stevan Harrell)教授和安德训(Ann Anagnost)教授,以及波士顿大学的魏乐博(Robert Weller)教授、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石瑞(Charles Stafford)教授、哈佛大学的赫兹菲尔德(Michael Herzfeld)、布朗大学的顾德民(MatthewGutmann)教授等国际知名学者,在他们或长或短的访学期间,也都从不同的方面对同学们进行了指导或者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尤其是我的业师郝瑞教授,他在紧张的行程中,还不辞辛劳地专门召集正在进行田野研究的博士研究生们,询问他们所进行的研究并具体进行指点。魏乐博教授作为福布赖特学者在南京大学人类学研究所访学一年(2013—2014)。在此期间,他参与所里的各种活动,经常与同学们切磋讨论答疑解惑。在此,我代表我们的同学们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国内学制的限制,我们很难要求同学们也像国外人类学研究生那样,进行至少长达一年的田野研究。其实,一旦我们的田野工作以“问题”为基础,那么,是否一定得进行一年以上也就成为了问题。尽管我没有对同学们的田野工作有任何硬性要求,但同学们也都尽量克服困难,尽可能地在田野里待更长的时间。有的同学在写作期间还反复回到实地,进一步充实资料以求印证写作过程中浮现出来的一些思考,或哪怕是求得一丁点儿的证据。毋庸讳言,从对学术的严格要求来看,这些同学的民族志著作不可能没有瑕疵,它们可能看上去还稚嫩,有些地方可能还有待商榷。但从选题到研究的视角,它们都生机勃勃,饱含了强烈的学术使命感;它们都关注我们的国家与社会所存在的问题,体现了一代学子的担当意识和对未来的期许与关怀。他们的成长令人欣慰。本书系中的民族志著作都燃烧着作者的学术激情,中国人类学的发展与未来应该属于这些有着强烈使命感与问题意识的青年学子。

范可

2015年2月9日






【紫金人类学书系】范可:《在野的全球化:流动、信任与认同》,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



我们的时代是全球化的时代。全球化给人类社会既带来希望也带来问题。本书所涉及的是目前学术界颇为关注的问题当中的一部分,这些问题都在或明或暗之处嵌顿在“发展”的轨迹里。流动、信任与认同是本书的几个主题,并构成本书的主线。它们所指涉的现象与事实并非都直接地与全球化有因果关系,但无疑都与之存在着相关性。作者视全球化为一种在野弥散的流动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全球化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过程不啻为人际接触而始的社会关系网络化过程,它必然意味着在众多的偶发性当中隐含着某种必然性。各种涉及信任、认同的问题必定会在时空条件改变所导致的人类社会关系密集化的过程中产生、出现。本书所讨论的移民、旅行、迁徙、信任、权力与权利等,都是围绕着这样一个基本预设而展开。作者希望通过这些讨论告诉读者,人类学正在发生着变化,人类学者应当直面当下而有所担当。

作者简介】范可,1957年出生,福建省厦门人,曾就读于厦门华侨中学,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学系考古专业,获学士学位。在厦门大学人类学系接受研究生训练,获中山大学法学硕士学位,在华盛顿大学(西雅图)获得博士学位(Ph.D.)。赴美留学之前曾任教于厦门大学人类学系。他现为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同时,他还兼任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他的研究集中在认同政治、华南穆斯林、全球化与跨国主义等领域。



【紫金人类学书系】司开玲:《知识与权力:农民环境抗争的人类学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



本书选取知识/权力的视角,探讨了当前农民在环境抗争中所遭遇的困境:不仅仅是一些具体的“看得见”的政治压制,更重要的是现代治理所依赖的那些“看不见”的知识生成。单从农民环境抗争的角度来说,这些知识生成过程包括根本意义上的对自然的“客观化”,以及对生活者意义感的故意忽略。比如将环境要素中的空气、水、土壤等划分为符合标准、不符合标准等层级,人口的癌症发病率、铅中毒人数等也被划分为正常、非正常。由这种追求“客观化”而生成的知识越来越脱离普通人的生活体验,相反,它们转变成为专业技术人员的“专有知识”——这些由权力所生产出的“专有知识”挟制了科学与法律,对政治经济的顺利运行产生了重要影响。

作者简介】司开玲,女,1982年生,江苏省东海县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所博士,现就职于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社会学系。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社会学、环境人类学。

 
【紫金人类学书系】王华:《门槛之外:城市劳务市场中的底边人群》,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



个人总是时代的一部分,无论在这个社会的哪个阶层哪个角落。农民工,中国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不容忽视的一个群体。他们何其重,数量之庞大,作为之重要,生存之艰难,足以写许多深刻的生动的故事;他们又何其轻,犹如尘埃无处不在,又犹如尘埃无声无息。不了解农民工,就不算了解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年;不了解农民工,大概也不算了解我们自己。从乡村走进城市,从田野走进工地,有一种躬身向命的集体脊梁,不应该被忽视,更不应该被误解,被歧视。为了展现“农民工”内部的多样性,本书选取了劳务市场中的底层边缘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他们整天以打零工、散工为生,没有诸如权力、技术、社会关系、资金等资源,只能通过身体体力来换取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利益与好处,这正是当代中国最大的“身体政治”。在待业的日子里,身体作为他们唯一的资本,被展演得淋漓尽致,酗酒、伤痛、凌辱、自杀等身体性残害暴露了社会结构施加于其自身的压力,而成为其生命苦痛的社会根源。本书认为,劳务市场的混乱和农民工遭遇的根源不能简单地归因于其自身,而是由更深层次的社会结构矛盾所导致的社会现象。

作者简介】王华,1980年出生,江苏南通人。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研究所学习社会文化人类学,获博士学位。现为江南大学社会学系教师,人类学高级论坛青年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社会心理学学会委员,无锡市社区工作和社区管理学会会员。目前致力于太湖流域的区域文化,特别是太湖渔民的身份转型研究。先后主持和参与省部级课题四项,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

 


【紫金人类学书系】胡艳华:《悄无声息的“革命”?:转基因作物与一个华中乡村的社会变迁,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种植转基因作物日益成为当下农村不可回避的事实。本书以华中平原上的潭村种植转基因作物为例,讨论这一生产实践与村民生产和生活方式变迁之间的相关性。正如人类社会在世界各地发展的不一致性,转基因作物对乡村社会的影响也有地域差异,尽管这种影响在目前尚谈不上划时代的意义,但显然有这样的前景。在转基因作物与乡村社会变迁关系的讨论上,本书以文化生态学为参照点,对新技术如何影响潭村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人类学考察。曾经的农业发展史让我们看到狩猎、游牧和定居等不同族群和文化在农业上的传统多样性,而今遭遇更多的是全球化市场经济干预下的农业变迁及适应问题。全球化对乡村文化的改造这种假设如果成立,文化转基因化将不再是一种隐喻,而是一种现实。全球化影响下的文化变迁是复杂多样的,人类学者也将面临越来越多的课题。

作者简介胡艳华,1979年生,湖北省枝江人。201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社会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长江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院长助理,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江大学社会救助中心副主任。从事社会人类学、农村社会学和社会救助等相关研究。

  

【紫金人类学书系】李晓斐:《民间权威与地方政治:一个中原乡村的传统蜕变》,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



本书是关于一个中原乡村近百年来文化与政治变迁的民族志。近百年间,路村村民一直持续不断地进行着庙会与村庙的实践,虽然历经时代变迁也几乎未曾中断。应该如何理解这些实践及其背后所透视出的乡村地方政治?本书尝试从乡村内部文化的角度理解当下村落的权力与政治。在“文化图式”理论视角的观照下,本书概括出广泛存在于路村村民日常生活中的核心观念——“讲理”与“光棍”,这一核心观念不仅构成了路村近百年持续不断举办庙会及重建村庙等实践背后的文化驱动力,而且核心观念本身在长期历史实践中被不断再生产与变迁,这种变迁了的核心观念恰恰是解释当下路村地方政治景观的“文化符码”。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学界对文化、权力、历史等概念的理解悄然变化。文化不再是单纯与静态的元素,而被日益放入权力与历史的视野之下;权力的生产性与文化建构的特征被强调,“政治”更多地弥散在各种各样的“非政治性”场景及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历史也不仅仅是客观性的现实,更加是文化生产的产物。本书所涉及的传统与文化、权力与权威、生产与变迁等议题,正是试图将文化、权力与历史三者统合于乡村研究之中,并由此勾勒一幅传统乡村社会变迁的历史画卷。

作者简介】李晓斐,河南南阳人。河南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2003年),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2006年),南京大学人类学博士(2012年)。2010年9月-2011年9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人类学系与中国研究中心从事联合培养博士生的学习与研究。现任南京理工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文化人类学、当代中国乡村的文化与政治变迁等。发表中英文论文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乡土社会秩序的变迁与重建研究”)、江苏省社科基金(“乡村政治与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研究”)、南京理工大学自主科研基金等课题多项。

 
【紫金人类学书系】张雯:《自然的脱嵌:建国以来一个草原牧区的环境与社会变迁》,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



以位于毛乌素沙地北部的B嘎查为例,本书从环境人类学的视角研究建国以来内蒙古草原牧区经历的环境和社会变迁。在长期的田野工作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的脱嵌”的概念。笔者认为,传统时代自然与人处于互相嵌入的关系,融合渗透为一体。蒙古包是游牧生活流动性和整体性的一种表征。然而随着现代国家日益直接和深入的治理和主流话语影响,自然与人的关系变得分裂和对立起来,自然沦为人类作用于其上的客体。我们看到,无论是人民公社时期强调用集体力量“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还是改革开放之后以个体为单位“对自然的理性规划和利用”,抑或是新世纪以来环境保护语境下以国家项目的形式“对自然的拯救”,都是属于“自然的脱嵌”的不同形式,而这也正是造成草原沙漠化等生态悲剧的思想和社会根源。

作者简介】张雯,上海人。本科毕业于上海大学行政管理系。在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系获得硕士学位,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是该所培养的第一位博士。现为上海海洋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工作系讲师,担任《人类学概论》《海洋社会学》《个案工作》等课程主讲,长期致力于环境和发展人类学及海洋社会学研究。在《开放时代》《社会》《二十一世纪》等刊物上发表有《剧变的草原与牧民的栖居》、《草原沙漠化问题的一项环境人类学研究》《中韩渔业纠纷的“社会学想象”》等十余篇论文。

 


延伸阅读


点击文章题目即可浏览全文



[1]【人类学】范可:《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觉》

[2]【人类学】王华:《空间、记忆与“他者”:苏南回民村族群认同的建构》

[3]【人类学】李晓斐:《现代性与民间传统的互动——以河南省路村“院”、“庙”为例》

[4]【人类学】张雯:试论当代生态人类学理论的转向

[5]【人类学】范可:《理解的误区:恐怖主义与伊斯兰》


※ 温馨提示 ※

欢迎您访问“人类学乾坤网:www.ca101.cn”,微信公众号:ca101cn ,微信公众号投稿信箱:ca101@qq.com。

您可向公众号:ca101cn,分别回复关键词:费孝通,岑家梧,李亦园,乔健,王明珂,徐杰舜、周大鸣,彭兆荣,徐新建,范可,张小军,王铭铭,景军,陈志明,滕星,麻国庆,赵旭东,关凯,孙九霞,刘珩,段颖,等,将收到这些学者的相关学术文章。

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